課程規劃說明
放眼世界,台灣獨一無二的社區大學發展已邁入23年,立法院亦通過《社區大學發展條例》,定調社區大學為「以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、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、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、培育地方人才、發展地方文化、地方知識學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之終身學習機構」,這是社區大學無可迴避的發展任務。
在上述的基礎上,永和/新中和社大分別針對18週、12週課程進行以下規劃,讓社大學員更能夠利用校內多元形式的課程與活動,持續學習與成長!
18週課程
18週課程
除16週為講師自行規劃之一般課程、1週為例行之公共參與週,另撥出1週作為講師共學、發展協作的時間;學員除參加公共參與週外,應於學期中參加至少1場公共論壇作為1次課程,以培養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(社團亦同)。
12週課程
12週課程
除11週為講師自行規劃之一般課程、1週為例行之公共參與週,另邀請講師參與講師共學週;學員亦可於學期中參加公共論壇,以培養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。
公共參與週
公共參與週
永和/新中和社大每學期都會規劃一次公共參與週(本學期為「雙和電影節」活動),形式包含但不限於:社區一堂課、主題夜遊、雙和電影節、生態雙和嘉年華...等。
公共參與週等同正式一堂課,若講師無法協助參與設計、缺席或未依校務處活動安排,則無法支領當週鐘點費。若是對於設計融入式課程/活動有困難,可向社大辦公室提出、共同討論,安排不同形式之呈現方式。
圖解:18週課程
圖解:18週課程
圖解:12週課程
圖解:12週課程